第57期“資源分析與解決之道”園長論壇精彩回顧
2020年11月9-11日,以“資源分析、解決之道”為主題的博苑第57期園長論壇在山東濰坊召開,會上博苑教育創始人、博苑教育總經理、博苑直營幼兒園總園長崔文生、博苑教育創始人、博苑教育總優化師云飛、小童科技CEO呂曉東、博苑濰坊-淄博區業務負責人楊忠秋、博苑設計與工程負責人劉曉樂、園長之家負責人淮益飛等圍繞幼兒園業務的不同維度,從不同視角,分享幼兒園創業過程中的經驗。
崔文生:發現行業紅利,建設區域領先幼教集團
一、互聯網之風?資本之風?政策之風!人才短缺之風!
在前兩年,人們認為互聯網之風、資本之風已經到來,將對幼教行業產生巨大沖擊,但崔園長認為,真正會給行業帶來沖擊、影響的既不是互聯網之風也不是資本之風,隨著政策的落地、年輕幼師群體整體越來越浮躁的趨勢之下,政策與人才短缺才是真正沖擊幼教行業的“颶風”。在這樣的背景下,博苑在2018年初通過與北歐自然教育專家的深入研討,確定了必須要開展“泛幼兒園業務”的方向,至今,我們在自然教育等方向已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二、汪洋中行舟,要看得見燈塔,也要看得見汪洋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博苑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博苑堅持的“保干部、,F金、找出路”的思路之下,在對時政的冷靜分析之下,博苑與很多伙伴終于挺過了疫情的艱難時期。
崔園長指出作為創業者,一定要能從更大的視野看世界,能夠從側面看政治,這樣才知道我們這艘汪洋中行駛的小船該何去何從。
三、濰坊區域業務全面開花,偶然中也有必然
(一)方向
商業和教育的平衡。沒有積蓄、沒有存款,就沒有辦法去迭代業務。如果只講商業,不關心員工、不關心孩子的成長,也未必能夠賺到錢。崔園長說:“在抖音直播上,有人問買幼兒園嗎?我從本質上非常不認可賣幼兒園的行為的,除非有很大的困難。賣幼兒園對于我來說是拋棄員工、放棄教育理念。博苑曾經獲得到了不低于8個億的估值,但是在和資本接觸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資本的冰冷,我認為他們在商業和教育方面是失衡的,所以我拒絕了所有的收購案!股東、員工和家長(客戶)的平衡。這三者的關系就像“鼎”一樣,如果失衡,上面就盛不下什么東西。所以必須要防范傾向于這三者中任何一者的情況。
個人與環境的平衡,崔園長指出,做幼兒園不能單純從自己的角度去看環境,仍然像前面所說,要看得到遠方的燈塔指向哪里。崔園長指出:“我們說盈利性幼兒園就是五星級酒店,普惠幼兒園就是快捷酒店,在未來,很多老破小幼兒園就沒有太大的空間了。在充分競爭之下,幼兒園會逐漸拉開差距,也會趨于價格的合理化。比如快捷酒店,拼的是入住率、是方便、標準化;五星酒店,拼的是創新、是服務、是品質!
在濰坊,博苑對客戶群的規劃是“見過世面”的家長——渴望給孩子帶去優質、前沿的教育、資源、環境。當我們走在這樣的道路上,走在對的方向上,我們的未來才能長盛不衰,基業常青。
(二)環境
經濟環境上,濰坊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趨勢,濰坊的GDP排在青島、濟南、煙臺之后,是第四位,在2019年濰坊的財政稅收排在了山東省第三位,超過了煙臺。人文環境上,創業過程中遇到挫折時,我們也感受到了很多溫暖,很多朋友也伸出援手。所以博苑在濰坊的成功也得益于此。
博苑看清了方向,又選擇了濰坊這片沃土,所以說博苑濰坊業務的成功,偶然中也有必然。
(三)關鍵:人、文化
2013年博苑開始做高新區幼兒園,也就是濰坊博苑實驗幼兒園,2014年我們把親子業務和幼兒園結合到一起,2014年底,我們在小農場等開始做森林幼兒園,高新區幼兒園有700多孩子,收費3000多,我們有3所幼兒園集中在此。坊子園是我們一家加盟園資金斷裂后我們接手的。在高新區政府旁邊,我們又接手了一家新幼兒園星林幼兒園。恒大名都園是我們中標的一所新幼兒園,戶外面積有1萬平面,室內面積7000平米,地理位置處于濰坊新的發展中心。小呱工廠作為小呱業務的重要區域。園長之家會所,成為很多培訓業務的場地。
在濰坊區域,我們不斷培育出團隊,醞釀出新業務。從2013年剛開園,我們導入蒙臺梭利,我們是濰坊最大的蒙臺梭利幼兒園;后來我們導入體育,孩子們可以在花海賽道中馳騁;自然教育,孩子們了解生態,接觸自然;STEAM教育,融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孩子們可以遠程控制幼兒園中的魚、花,為未來孩子們了解科學、建立對科學的認知打下基礎。人是選擇出來的,不是培訓出來的。執著于把一個不行的人培養成一個行的,就相當于飛蛾撲火。人是帶領出來的,不是說教出來的。一個團隊里,管理者是榜樣,是讓員工看到想成為的人。再比如一個孩子,他從小看到自己的父輩的成功,他就從小設立了遠大的志向,有志向,他是可以克服很多困難、屈辱的。團隊中也是如此,戰斗和開會。有的人打架斗毆行,成軍團作戰不行。有時候開會,拼命記不記不重要,要心里有這件事才重要。
四、把握兩個戰場:普惠不普通、營利不唯利
崔園長指出在未來博苑要把握兩個戰場——第一個是普惠不普通,第二個是營利不唯利。
做普惠幼兒園,必須要把業務嫁接到工業平臺上才有前途,而不是個性化平臺上。普惠園的投入要講精巧。比如我們的一些采購,不應該發生在淘寶、京東、拼多多,而應該作為集中采購出現。一些采購,在淘寶上如果便宜,大多來源于義烏等地,低價劣質。要和供應鏈、設計、施工、人的問題上去較勁,因為道理是一樣的。
營利不唯利,高水平家長對優質資源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進入營利性幼兒園的家長他們選擇幼兒園時更加傾向于理性的選擇。在幼兒園,博苑堅持呈現循環、生態的理念,去潛移默化影響孩子,教育孩子,越是高水平家長越會更加認可。營利幼兒園要考慮,是要骨子里的東西,還是表面東西。怎樣能做到常青藤學校那樣,怎樣重構自己的營利性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是博苑希望系統性幫助大家解決的。
五、五個示范區:確保為加盟園提供全面支持
北京、南京、濰坊、泰安、東莞,五個示范區,為加盟園提供全面的支持。
|北京博苑明天幼兒園
|濰坊博苑實驗幼兒園
|淄博博苑實驗幼兒園
|南京博苑仲謀幼兒園
| 東莞博苑幼兒園
六、發展:人、文化、資源、戰略
(一)是別人、選擇人
博苑形成了60、70后定方向,80后主力、90后新銳、95后新業務負責人的梯隊,后繼有人、博苑文化得以傳承,進入了良性的狀態。一元認知的人。他們會想“我是對的,你是錯的”;老師自己省事兒,孩子什么都不能做,只能聽話。這樣的人只能干一些機械性的工作。二元認知的人?梢源枭、可以改變,這樣的人可以影響。
最高水平的人是多元認知的人。這樣的人能夠創造出面向未來的教育方式,他們能夠多維度地服務員工、服務客戶、服務投資人。他們能夠把環境、事件等融合起來,這樣的人進可攻、退可守。發現多元認知的人,改變、培養二元認知的人,拴住一元認知的人加以利用,是我們幼兒園接下來的人力資源方向。能說的人太多了,說、做能夠合一的人5%都不到,能做成一個事兒的人,并且終身負責,就更少了。德是一個人能夠形成自己的品質,形成自己的堅守。
戰略上,我在2019年4月就提出,我們堅持一定要“保干部、保資金、找出路”,比如冷靜分析我們不能扎堆轉到托幼市場,因為托育從一線到四線城市,需求是遞減的,進而我們要努力發展泛幼兒園業務,為未來的發展打開通路。
云飛:給孩子什么樣的未來——當今學前教育反思
一、給孩子什么樣的未來?關于兒童教育方向的思考
云飛老師指出:“不管經營什么樣的幼兒園,不管是什么業態,不管做任何運作、包裝、策劃脫離兒童教育,都是舍本逐末。所以我們先講兒童教育方向的問題,談一談教育的思考!
一部呈現幾十年前教育現象縮影的電影——小紅花,仍然能夠映射當年教育的普遍問題。云飛老師說:“從純粹幼兒園管理的角度,當然這樣的方式是更好管理,但是這樣的秩序,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控制有什么不好呢?我認為這會直接導致我們的孩子聽命于外力,孩子自己應該建立的自我約束能力等會受到很大的傷害,會對孩子的獨立人格、歸因模式、驅動力造成嚴重的破壞。社會上的惡性事件的發生,其最終目的是控制。在控制之下的孩子長大后他們缺乏獨立人格、缺乏對是非的判斷。所以很多成人會選擇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線的事情,他們選擇做一件事,但是不會選擇做對的事。主動,還是被動?內驅,還是外驅?馬戲團的動物,他們做的動作,是為了獲得獎勵或者避免懲罰,這是外力驅使的。我們想想我們身邊的同事、員工,那些為了錢而來的人,還是那些不管給到一件什么事情,都會拼命做出結果、不辱使命的人,就是典型的外驅與內驅的差別!
蒙臺梭利班級最大的不同是:自主。在蒙班里,孩子是主人的感覺。在蒙班里,我們看不到老師大聲呵斥。老師們不用刻意控制,孩子們卻能夠井然有序。結構,還是結果?比如用幻燈片、用大屏去教孩子,這些都是重知識、輕思考;重結果,請過程;重看見,輕實驗的。所以如果方法不對,只追求簡單、速成的東西,只追求塔尖上的結果,孩子是走不遠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追求“所以然”——數學不是背下來的,不是學來的,數學教育是發現的過程。在視頻中,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非常感興趣,非常專注。語言學習也是一樣的。有用,還是無用?“無用的閱讀”才是好閱讀。想象這樣的場景,家長給孩子買了一本繪本,孩子興趣盎然,家長卻急于問學到了什么。無用的閱讀,就像我們吃大米白飯,我們說不出我們吃了多少營養物質,我們也不可能靠營養液活著。我們不能把教育過程變成喝營養液的過程。“無用的體育”,在中國的教育中,不管有任何需求,首先被擠壓的都是體育課。我認為,身體和靈魂是互相支撐的。圖靈,是馬拉松愛好者,霍金,是劍橋賽艇隊愛好者。“無用的自然”,人首先是自然之子,然后才是社會之子。如果我們和自然界斷掉了鏈接,失去了對它的理解,人會出現非常多的問題。“無用的通識教育/自由課程liberal Arts Education”,這門課唯一的目標是培養有自由意志、獨立人格的人。批判性思維、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人應該具備的三大能力。我們希望孩子“照顧自己、照顧環境、照顧他人”能夠達到統一。
二、如何看待0-3歲年齡段業務?——當下行業的思考
(一)需求側與行業現狀
0-3這個年齡段的業務方向,在一段時間非;馃,但是究竟水有多深?
我們先從家長、家庭的需求上來看。幼兒園看到的0-3歲的結果,就像中小學看幼兒園的結果,F在家庭教育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出現了像親子分離、撒手不管、過度焦慮、過度照顧、迷戀智力開發等類型的親子關系,這些在孩子的情感建立、習慣養成、溝通能力、獨立發展等方面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而當前很多的親子機構正是抓住了家長的心理,強調“快速神效”,搞概念與噱頭大于實效,卻忽略了深入研究教學,好好做課程與口碑,用“作秀”的營銷,過度重視商業,功利性太強,其實真正傷害了孩子。
這是0-3歲業務暴露的問題,但同時也是機會所在。
|南京博苑嬰幼園
(二) 一個核心和三個要素
博苑0-3歲業務提出了“一個核心和三個要素”,一個中心,是以兒童為中心,強調兒童的“自主、體驗、探索、感知”。此外還要為孩子提供有準備的環境!安┰沸略缃獭钡母拍钐岢鰧τH子課程進行改革。通過獨立課、親子雙修、強調戶外課、感知啟蒙系列、自然與藝術、運動和感統的結合。
拓展業務要從自己的核心能力出發,博苑的業務主要是橫向延伸,圍繞3-6歲的業務來做,比如在幼兒園開展興趣班、延伸課,做獨立俱樂部,做幼教綜合體。比如在體育、自然、藝術、繪本館、體能館的業務上,也是橫向延伸。此外我們向下延伸0-3歲業務,小呱向家庭延伸拓展。
(三)從三個維度感知長期趨勢
需要了解政策的大背景,指導政策是階段性、周期性的,有人為因素和地區差異。市場層面,經濟層面,家長收入受到一些影響,回歸理性消費;需求層面,人口紅利接近尾聲,對孩子教育的需求逐漸加大;競爭層面,大環境降溫,大競爭減少;普惠政策影響,市場上個性化供應減少;中美關系,短期留學供應減少。
從教育本身,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文明進步的指揮棒,教育的需求是連續不斷的,人的發展、社會的發展、科技的發展會催生更多不同層次的需求。以更長的時間維度去看兒童教育:中小學、成人,我們看到的是幼兒園的結果,幼兒園看到的是0-3歲的結果。從行業的發展線來看,跑得早未必跑得遠,開始領先的未必持續領先。博苑的幼兒園整體解決方案,其實得益于最開始創業時的艱苦,很多事情必須要親力親為,所以現在我們在資源分析、規劃設計、采購服務、督導、培訓、課程、運營支持等能夠提供解決方案。
(四) 一些思考:0-3歲要不要做?怎么做?
需求層面,有,但是沒有那么大;所以0-3要堅決做,首先政策比較寬松,收費也相對寬松自由,同時競爭力水平不高,所以可以用先頭部隊,搶占制高點。在幼兒園競爭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這是一個前置的工作,親子業務來為幼兒園業務招生。但也不要頭腦發熱,因為總體需求沒有幼兒園高,同時我們要做的和比人不一樣,所以可供交流、學習的不多,因此困難是會遇到的。做0-3歲,要堅持自己的路,絕不跟風;環境不一樣,做有準備的環境。將幼兒園聯合,整合運營,形成有效的聯動。
同樣,自然教育也有很多不同的模式,比如通過自然教育實現了幼兒園的擴容,比如滕州的溪谷森林營地,有200畝的場地。以及綜合支持特色課程。例如:小童AI、平衡車等。
|濰坊-淄博區域業務負責人 楊忠秋
|小童科技CEO 呂曉東
|博苑設計與工程負責人 劉曉樂
| 園長之家負責人 淮益飛
“園長論壇”抖音
“曉樂 兒童教育空間設計”抖音
“溪谷森林自然教育“抖音
博苑親子抖音
精彩瞬間:
|小童DIY太陽能車
|小童智能外墻
|小童智能賽道
|幼兒園魚菜共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