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辦學特色 >> 自然教育 >>為什么要建小農場?
详细内容

為什么要建小農場?

幼兒園運營多年了,發現孩子們在家長工作日也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上幼兒園、回家每天周而復始,每逢周末,有條件的家長會安排很豐富的活動,而在這樣豐富的活動里,依然有很多的欠缺,缺點什么呢?家長有時會依孩子興趣而定活動,有時會依家長興趣而定,比如去吃快餐、去動物園、去看新電影、去找小朋友玩等等,小朋友的一周就是這樣度過的,這就構成了他們的童年生活。孩子們的生活,更多的受時尚、媒體、家長導向等影響,而時尚、媒體在這商業化社會里往往是不顧甚至違背教育規律的。比如我們看了電影《變形金剛》,可能孩子們會非常喜歡、家長也會趨之若鶩,但我覺得這樣的電影對孩子沒有好處。孩子過多的看電視或者動畫片對孩子注意力發展不利已成共識,原因在于經過編導剪輯后的片子與現實生活太不相同了,這些媒介傳達的東西讓孩子對真實世界往往感覺太慢了、太不夠刺激了、覺得沒勁,而變形金剛這種把想象力和感官刺激都做到極致的電影對孩子的注意力、持久力等也沒有什么好處,F實世界是質樸的,多數時候是慢悠悠的,而關鍵時候又會電閃雷鳴,兒童需要了解、適應真實的世界。 

濰坊博苑溪谷小農場

怎樣讓孩子更好的感受自然、感受社會、享受獨立、享受團隊、擁有通過自己和團隊艱苦一點漫長一點的努力獲得成功,從而累積信心和能力是我們建設博苑小農場的初衷。 

城市化生活給人們帶來太多的便利,但也帶來了太多的問題,很多精神和肉體上的傷害也是從童年就開始了。比如冬天怕冷、夏天怕熱,冬天有暖氣暖暖的、夏天有空調涼涼的,過去講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而現在人們甚至是孩子已經變成四體不勤、四季不分了,對自然規律的背離,其實人類會受到很多懲罰,比如我患有痛風病,發病時關節劇痛難忍,久病成醫,這個病的來源我現在的認識是違背自然規律的結果。過去的一些年,運動明顯的減少,夏天都在很冷的環境里,這樣的習慣在短期看是很舒適的,而長久下來,因為很少出汗等代謝原因,很多毒素會積累,代謝機制也會被破壞,病就來了。而目前孩子們中流行的手足口病等,相信也都有類似這樣的因素在其作用,就是大家的生活和認知沒有更好的符合自然規律,或者說沒有符合和適應自然規律,這樣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在一個環境里,走很久很久的路去看一場露天電影、搬很多很多的東西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肚子餓了等待著不旺的爐火烤紅薯、靜靜仰視星空尋找其中微妙的變化、在思念中給爸爸媽媽寫一封長信、和小朋友們玩一個游戲天天玩進而精熟、養一個小動物和他一起面對生老病死克服困難,這些東西,對現在浮躁世風中的孩子來說太寶貴了,孩子需要感知自然規律的強大和奧妙,需要從小培養和自然融合的認識和習慣。 


在一個缺少宗教信仰、以包產到戶為基本農業制度的社會里,成人們更多的繼承著中國社會的劣根性。比如遇到一個事情基本要找一個替罪羊,而不去深思一下到底為什么,閉門思過最后的結果都是自己是正確的,所謂“過”都是別人的,智子疑鄰已經發展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當然將來還會更嚴重。成人較難改變,但也會被社會規律冷落或者懲罰。其實最讓人痛心的,是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生活環境里。親眼見過家長一方面自己尖酸刻薄失去了家長群里的所有朋友,另一方面極盡全力到處湊錢讓孩子讀什么名校,有什么意義呢?旁人皆醒惟其獨醉,什么是對孩子好?給孩子一個健康、正常、寬松的社會環境非常重要,孩子能在各種競爭環境里立足、發展、甚至出眾,表現出自己獨有的優勢和魅力才是正道。家長靠花錢、求人、罵人給孩子掙扎出來的空間對孩子有益有害時間會給我們答案。而家庭這個孩子的主要環境,是社會的最小單位,孩子在里邊受的影響太大了,即使我們的家庭文化非常健康,那孩子也需要一個多元化的環境,去更好的了解社會。 

南京博苑小農場采摘的孩子

大人對于孩子來說就像黨和政府對于我們來說一樣,應該是神圣的、可信賴、可依靠的,可我們的大人是怎樣具體表現的呢?我們的一個新園,已經開業了。每天傍晚,媽媽、姥姥、奶奶們會帶著孩子們進來玩,玩了一會,就會有老太太說,看門爺爺要關門了,咱們走吧,老師要下班了,咱們走吧。毫無必要的謊言充斥著孩子的世界。你完全可以說,奶奶累了,咱們回去好不好,或者說,奶奶想爺爺了,咱們回去好不好?這樣真誠的交流對孩子來說現在已經稀有,真誠其實無價,孩子原本是信任和崇拜大人的,是大人們自毀形象和信譽,進而威信掃地。一個幼兒園的老師涉嫌打了孩子,會有幾百個媽媽和爸爸在網上謾罵,我主張應該講證據、不要謾罵,為孩子也不該如此。在謾罵聲轉向我我并不奇怪的同時,對于如此社會現象平時對于自己半點利益可能受損都一跳老高的家長們都沉默著,不談這種沉默對錯,而我們最心疼的是孩子們生活在這樣的氛圍里,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孩子不該生存在唯利是圖的環境里,一百年前蒙臺梭利就堅決的反對成人功利對孩子心靈的污染。讓孩子更好的感知正確、正常、發展的社會規律,我們認為已經非常急迫。有正義感、有公民意識、正確處理和他人和所處社會環境的利益關系,對于我們天使般的孩子們來說比學什么口音純正的外語不知道重要多少倍。我們有義務減少未來的口中多國純正語言、身上全部名牌服裝、袋中名牌小學、中學、大學畢業證的“衣冠禽獸”,而這一點,我們確實需要從現在做起,孩子需要一個獨立的社會空間,去發展友誼、團結、奉獻、合作,去養成公平和正義的思維方式,而這一點,也需要孩子有機會獨立于越來問題越多城市化小家庭之外。 


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孩子的獨立成長,幾乎是所有家長的愿望,其實幼兒園的孩子就深具這樣的潛質,六個班級150個孩子在小農場的兩天一夜活動足以證明這種潛質。孩子們太需要機會和空間驗證自己的意志和能力,而父母的焦慮和越俎代庖制約了孩子的發展,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在大柳樹幼兒園,一個木工師傅的兩個孩子來了,他們放暑假了,大女兒初中二年級,小兒子小學四年級,他們幫助我們吹氣球,一吹就是一上午,吹得整個辦公室五彩紛呈,他們那么專一、那么耐得住寂寞,不說話、不吃零食、不上廁所、不找老師求助,到了午飯時間,就跑過去了,快樂的吃了好幾碗面條,然后就去睡覺了。我總羨慕這些孩子的獨立、省事、責任心,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其實木工每月3000的收入也不低了,安徽鄉土的那種浸潤著美德的樸素,真是讓人心醉,而滿是優越感的北京人其實沒多少孩子吹一上午的氣球不吭聲,能那么沉默的做成事情。心大力小,就是說信心大能力小,其實有個詞是很殘酷的,就是志大才疏,也是我們將來可能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而才華的稀少肯定不是我們孩子見識少、花錢少、周圍的愛少,那到底是少了什么呢?也許從小能有機會去獨立完成任務,培養堅韌、執著、以事情為重的習慣才重要。一部《潛伏》,于澤成迷倒太多老中青以致少女,但誰曾想過,我們還有多少家挺能培養出于澤成那樣有才有德、無私無畏、孤軍深入的大丈夫,真的比較難,因為在小時候,我們已經毀了了成長成那樣大樹的土壤,我們的環境,更容易產生花拳繡腿、吹牛無用的人,而這個根本不能怪孩子,責任在于成人社會。我們現在錄用大學生,重點考查的就是這個人能不能做事、能不能耐得住寂寞、能不能長期堅持一個目標,幾年我們的招聘得以不斷升級,今年已經有名校的碩士研究生加盟博苑團隊了,但我們看得依然是那幾個老指標,北京孩子多舌辯之士,善于表現自己,但在堅韌、吃苦最終達成目標上略差是不爭的事實。 


孩子的獨立很大程度上在于家長放手,給孩子空間,要認識到孩子的潛質。在回龍觀,很多家長是讀書事業有成在北京立足的,那種自信到處流淌,尤其在孩子教育的領域,太喜歡包辦、指導,遇挫則喜歡遷怒于他人和社會,但對于孩子上小學之后的安排又往往后勁不足,就這樣在自大和自卑之間搖擺著,從來沒有或者很少考慮讓孩子強大起來這唯一正確的道路。雛鷹的強大在于開始練習飛翔,而不在于每天老鷹喂它多少肉蟲子。讓孩子開始獨立的生活練習,是博苑小農場作為一個教學基地存在的重要意義。 


孩子們其實很喜歡自己去解決問題,不斷的強大自己,孩子們對集體完成的項目和在集體中發生的合作與沖突也很好奇、也很愿參與,也就是說孩子是樂學的也是樂群的,但成人們即使學業成功了,也變得怕學了,對現行教育制度的逃避、謾罵和聲討就體現了這一點,對他人的懷疑和不尊重也體現了成人在社會生活中的感統失調,而現實的情況是,孩子是要適應社會的,而不是逃避、遷怒,本來勇敢強大的孩子被大人限制了高度。13年前,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剛入公司,公司一元老說老板,精力充沛、愛熱鬧、了不起,我印象深刻,老板沒讀過什么書,但遇到任何挫折也都沒壓倒他,那種樂觀樂群、積極解決問題、聰明豁達的人格魅力給我們至今很大影響。孩子們怎么更好融入團隊,避免膽小怕事、唧唧歪歪,適度的集體生活、嚴格的紀律約束、恰當的精神鼓舞、高尚的忘我情懷,都會給孩子的未來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小家庭尤其是焦慮家長特別需要這樣的解決方案。團隊,必將是孩子的歸宿,沒有團隊和公益心的人即使在最時尚的好萊塢電影里也是可悲的,可我們現在往往為一點小利去破壞孩子的團隊意識。運動會,家長和孩子在寶寶未能獲得獎牌時,互相激發著嫉妒心和落寞感,決不去關心所在班級的團體總分;文藝演出,孩子自己的演出結束后,立即收拾包裹離場,決不看與自己無關的演出;孩子的團隊意識,遭到無情無知的破壞。一個孩子打了別人的孩子,她的媽媽大放厥詞,我們的孩子有情緒,就需要這樣宣泄。孩子無辜,用趙本山的話說,這個世界真瘋狂,等孩子長大一點,你這樣宣泄情緒試試?孩子本質上真是通情達理的,他們需要一個成人環境保留這樣的美德。 


小農場的建成,它在我們的意識里不是一個單純的農業活動場地,而是承載了太多期望的空間。孩子的適應自然、適應社會、獨立發展、團隊意識等主題需要我們開發、執行很多的方案。在此同時,小農場也僅是一個教學空間,也是教師繼續學習、團隊拓展活動的封閉空間,在這里,我們將把更多的入職、中級、高級培訓固化下來,長期的穩定的執行。小農場還是博苑師生與全國各地博苑師生交流學習、發展友誼的地方,孩子們的游學因此進入了實施階段。 

南京博苑小農場親子插秧活動

我們為小農場做了很多的投入,但會努力的不增加家長、家庭的經濟負擔,因為這樣,我們認為大家會專注的思考這些活動的意義所在,有利于我們一起為了孩子更一致的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18001378312
- 胡老師
新浪微博
微信聯系博苑
返回頂部
三级a午夜电影无码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